查看原文
其他

政策误读时有发生,给了我们哪些提醒

观潮君 观潮的螃蟹
2024-09-05
最近,“房屋养老金政策被误读”成为关注焦点。
对此,住建部在官网接连发表多篇文章,多位专家作了解读,重点传递“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政府建,不给群众添负担”的信息,加之主流媒体共同发力,作出权威解读,澄清事实,舆论场才渐渐平息。

政府探索出台房屋养老金政策,其实是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的。在不加重老百姓负担的前提下,盘活闲置低效资金,建立公共账户,以期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既有立足当下的现实意义,又有面对未来的长远考量。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却不曾想,一份好政策却激起了巨大的涟漪,有网友形容“一桌好菜,被人吐了口水”。
好在,相关部门及时回应公众关切,主流媒体及时跟进,避免了舆情进一步发酵。
观潮君注意到,政策被误读,并不鲜见。
比如,据新华网报道,2021年11月,某部门在例行文件《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此“关键信息”经“提炼”后在网上迅速扩散,引起网友热议及猜测。其中,“担心粮食不够”等误读信息引发市场连锁反应,部分公众出现非理性消费行为。相关部门迅速回应,主动发布辟谣信息。
比如,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山西省某市在2019年推出的《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十大行动”》,其中提到“将裸眼视力考核纳入中考”,很快引发社会关注,并被误读为全国即将推行,引发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焦虑。事实上,这只是当地的一项措施,不是全国性的中考评价指标,教育部并没有将裸眼视力纳入中考评价指标。

▲学生们在检测视力。(图源:新华社)
再比如,据人民网报道,此前曾传出“福建某县高考加分抵偿征地款,违规政策实行了12年”的谣言。而造成这一谣言的,同样是政策误读。事实是,当地考虑到征地村农民对当地大学城建设作出的贡献,对征地村农民子女报考大学城新校区高校,实行倾斜录取照顾政策,此政策与征地款没有关系。
还比如,《人民日报》此前在评论中列举了多个被“误读”的例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被理解成为事业单位人员涨工资提供依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出台被解读成为“以人查房”做准备……
看来,政策被误读并非个案,几乎成了一种现象。
对此,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有的政策为什么会被误读?特别是有些好政策为何会吃力不讨好呢?
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或许每个政策覆盖的群体不同,但多个政策叠加,就和我们每个人相关,而政策的出台或调整,很多涉及利益调整,特别是与交通、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相关的政策,格外受到大家关注,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引发众声喧哗。
核心信息及时“供给”存在不足。从很多被误读的例子中,不难发现一个共性,就是核心信息或解读说明提供得不全、不及时,导致受众只能从自媒体、从各种真真假假的“解读”中了解这项政策。例如,《南方日报》报道说,虽说“房屋养老金”概念被正式提出已有两年,但国家尚未就其资金来源、管理模式、增值运作机制等提出明确意见,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定程度上为谣言留下空间。新闻发布会上说要建立公共账户,却没说到“钱从哪来”等核心问题。

▲小区施工现场。(图源:黑龙江新闻网)
“流量诱惑”下的传播扭曲失真。一些自媒体、营销号在参与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抵不住“流量诱惑”,造“噱头”、炒话题、博眼球,以最快速度对相关信息作出不正确甚至片面、歪曲、错误的解读,公众被“带节奏”,从而加深了大家的误解。很多网络热点事件不时出现“剧情反转”,即是充分证明。
政策被误读,绝非小事。
从短期看,容易引发舆情和连锁反应,产生不必要的社会损耗,而为了消减这种损耗,就必然会浪费公共资源。
从长期看,任何政策和法规的生命力都在于执行,被误读,自然不利于政策的普及,进而势必影响政策法规的有效执行。
那么,如何避免好政策被误解误读呢?或许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
公众支持是政策公共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既影响大众的利益和生活,也离不开民众的参与和支持,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政策的“公共性”。因此,决策尽量透明、多征求公众意见、让社会参与,是获得公众支持的重要途径。在这个思路之下,需要努力找到获取公众信任的“打开方式”。

▲漫画来源:上观新闻

有的政策被误读,在于过于突然。老百姓对决策过程知情度不高,政策乍然出现,大多数人摸不着头脑,很容易被少数人“牵着鼻子走”。
如果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从一开始就被大众熟知,决策过程及时向社会公布,那么等到真正出台的时候,早已不是焦点新闻,自然不会引发过度的关注和解读,更何谈误读。
避免出现信息“逆差”。在信息爆炸时代,各种信息泥沙俱下。在政策发布和执行过程中,面对公众关切,如果权威的“官方回应”供给不足或者说不及时,就会产生“信息逆差”,那些片面、错误的信息就可能会占据舆论市场。
这也启示我们,政策仅仅是“公开”还远远不够,需要提前做功课,了解百姓的关切点、社会的敏感点,在不同的阶段,及时做好解释、说明等工作,尽量打“提前量”,避免出现“事后救火”的情形。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6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中就提出明确要求,主动解疑释惑,积极引导舆论,管理社会预期,减少误解猜疑。
把舆情反馈纳入决策过程。政策的出台、实施与反馈是一个全链条,任何一环都可能影响到其公共性。现实中,有些政策注重了发布和执行,对“反馈”不够重视,少了“效果导向”,有时就出现了“好心办坏事”的情形。
要做到“效果导向”,需要将舆情反馈纳入决策过程,做好“舆论反应评估”,这样才能更好把握政策出台的“时、度、效”。
比如,有人分析,在当前语境下,“养老”“就业”“生育”等是比较容易引发集体焦虑的词。
相关部门将政策进行通俗化表达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换个角度思考,使用公众比较敏感的词与政策关联,更容易引发误读。
只有正视并且重视当前的社会集体焦虑,才能避免舆论“翻车”。
在信息时代,不断提升舆论素养,也是政策制定者的必修课。舆论素养提高了,在政策制定和出台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和公众情绪“交流”,及时预判社会舆论,在传播的起点处,主动划重点,精准引导,让政策既切中公众预期,又能得到有效执行,实现“双向奔赴”。


一审|唐炎林

二审|王小杨
三审|肖世锋
本文由观潮的螃蟹原创,转载请注明。
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本周热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观潮的螃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