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银行理财,新变化!

李静 中国证券报
2024-08-21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今年以来,随着监管力推“去平滑”,银行理财控制净值波动的手段受到限制。


“目前至少有一半的银行理财资金配置于债券资产,大约2%配置于权益资产,这些资产的市值波动应该是和市场同频的。”某城商行理财人士说,“去平滑”措施的影响将更多体现在理财产品端,预计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会加大,将更充分地体现其配置的底层资产市场情况。


据了解,银行理财在资产端控制产品净值波动的手段主要包括配置没有市值波动的产品、配置低波动性资产、采用信托平滑机制。这也是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远小于公募基金的主要原因。



料有适应性调整



业内人士表示,除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将加大外,“去平滑”的导向料带来理财产品底层资产配置、新发行产品类型以及理财行业格局等方面的适应性调整。


底层资产配置方面,高流动性产品或更受青睐。“当前市场缺乏能有效吸纳大规模资金的替代性资产,所以大类资产配置层面难以出现大规模变动。但鉴于银行理财客群风险偏好低,机构更倾向于配置估值更公允且在极端情况下容易变现的资产,如利率债、高等级存单,并适度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西部地区某理财人士表示。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分析,“去平滑”的影响将在新发产品方面有所体现。一方面,传统低波稳健产品会减少,因为实现稳定收益更难,混合类产品占比可能上升;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理财客群风险偏好低,短期内拓展高风险偏好客群或帮助客户树立风险收益相匹配的投资理念难度较大,所以还需通过其它策略继续提供低波稳健产品,可能会出现一批使用风险对冲策略、结构化的创新类理财产品。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认为,银行理财公司未来可能会有两种稳定理财净值的方式,一是发挥母行优势,继续配置存款,将其作为底层资产的“压舱石”;二是从估值角度出发,积极寻求合理估值方式,为净值保驾护航。


从理财行业格局来看,未来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信托平滑机制参与门槛较低,当被限制后,机构要实现更高或更稳健的收益,就对投研风控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头部机构在技术、客户、专业人才层面更具优势,所以头部理财机构的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提高。”曾刚说。



整改方案需聚焦两大问题



记者调研了解到,银行理财通过信托平滑机制实现低波稳健的增量业务已受到严格限制,存量业务如何整改尚没有具体方案。业内普遍认为,整改方案需聚焦两大问题:一是确保公允性,二是风险防控。


“在公允性方面,信托平滑机制下计提的特别信托利益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相应理财产品的超额收益累积而成。如果短期内体现在产品净值上,将引发投资者间因入场时机不同而产生的公允性争议。”西部地区某理财人士说。


在风险防控方面,上述理财人士认为:银行理财通过信托计划配置的底层资产主要是信用债,而银行理财以及银行自营是信用债市场最主要的买家,如果银行理财大量减仓信用债,市场又没有足够的交易对手,会对市场造成一定冲击,叠加产品端缺乏净值平滑手段,净值下跌可能引发部分客户赎回。


为应对上述风险,业界建议采取新老划断原则,并设定合理的过渡期与调整计划。


此外,不少接受采访人士提到客群风险偏好低对其进行业务整改的掣肘。“从2022年底发生赎回潮以来,银行理财都把净值稳定作为非常重要的管理目标,甚至有时候净值稳定排在收益达标之前。因为净值波动会引发客户赎回,我们要被动卖券,卖券又会加大净值下跌,造成恶性循环。”某城商行理财人士说。


“银行理财依赖信托平滑机制与投资者理念转变不及时互为因果。通过净值平滑机制,风险没有被真实反映,投资者实际承担的风险和感受不一致,就更不利于其树立风险收益适配理念。”曾刚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银行理财规模近30万亿元,其中投资于信托计划的理财规模为4万亿元至6万亿元,即便相关业务有所收紧,其影响也应在可控范围内。


审读:赵白执南

编辑:王寅

校对:焦源源

监制:余喆

签发:费杨生



推荐阅读


又爆了!一则大消息,狂掀涨停潮!

国家数据局最新发声!

事关跨境电商,海关总署布局!

“运作指南”大揭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证券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